2011年,对于国内创投来说,是一个全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年份。一年里,国内股市低迷不振,新股屡屡破发,国际资本市场则对中国概念股展开了一轮疯狂的“猎杀”。这使得原本指望投资和辅导国内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或者赴美上市的创投机构很受伤。面对行业生存困境,创投业通过拓展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私有化服务以及帮助国内企业海外并购遭受债务危机的欧洲企业,实现了内生式增长向外向式增长的初步转变。这对国内创投业在新的一年里实现“两翼齐飞”的增长极为有利。
而回顾VC/PE行业在2011年的发展,有成绩也有不足,总体来看,我国的创投市场逐渐从“疯投市场”向“理性回归”在转变。“融投退”难在上半年并不是这种情况,但是在下半年,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和2011年全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密切相关。这三个“难”其实有内在的必然逻辑,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另外两个都会出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宏观调控紧了,流动性就差,加上股市的非理性下跌造成的投资收益差,就表现为融资难。投资机构多了,好项目就更抢手,项目企业浮躁了,要价就更高,因而,就表现为投资难。股市不景气,新三板不成熟,兼并收购在大背景下难以大量实现,因而,就表现为退出难。
不过,从整体而言,今年的创投市场从六月份开始出现拐点,与上半年相比,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而在投资人看来,这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为经历了去年创投市场变“疯投”市场之后,行业泡沫开始破灭,行业洗牌必将来临。 |